欢迎光临~万维网公司(深圳万维+长沙万维+株洲万维)-wwwcom.cc
语言选择: 中文版 ∷  英文版

研发团队

万维系统团队由基础团队、行业团队和应用团队构成。具体如下图:


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我们!Join us ......



胡勇华 Dr. Hu Yonghua



胡勇华,男,1981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湘潭市计算机学院副理事长,CCF系统软件专委会委员。2003年本科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2016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19-2020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niversity at Buffalo)做访问学者一年。

研究兴趣为向量处理器指令级并行代码优化技术及编译系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及应用,激光传输与光场特性操控等。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委托研发横向项目4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9项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5/10)。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已经授权5项。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参与编著教材2部。


主持项目:

q 2022,委托研发项目,“M7004VSIP函数库开发

q 2021,委托研发项目,“JWD8024 IP核”VSIP函数库开发

q 2020,委托研发项目,“JWD8024V IP核”雷达领域函数库开发

q 2020,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高性能向量DSP的多类异构寄存器优化分配编译技术研究

q 201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动态前瞻分析的向量VLIW DSP指令调度优化研究

q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强激光自聚焦效应研究

q 2014,委托研发项目,飞腾DSP智能汇编底层优化技术开发

q 201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负折射介质中的光束自聚焦特性研究

授权的发明专利:

q 一种面向谓词执行高性能DSP 的指令依赖关系分析方法。2022,中国,ZL2018 1 0919349.3

q 用跳转目标基本块的执行包填充空闲节拍的指令调度方法,2019,中国,ZL201610370406.8

q 一种基于依赖网格的指令级并行调度方法,2017,中国,ZL201510135304.3

q 一种面向VLIW体系结构的多元启发式指令选择方法,2018,中国,ZL201510135366.4

q 向量VLIW体系结构图着色寄存器分组分配方法,2017,中国,ZL201610195289.6



莫尚丰 Dr. Mo Shangfeng



莫尚丰,男,汉族,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在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任教过: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汇编语言、数据库系统、智能终端系统、高级Web技术等方向的专业课程十余门。

主要研究领域为嵌入式系统、编译技术、物联网、数据库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主持和参与课题十余项,其中包括:委托研发科技项目,“M7004”VSIP函数库开发,2022年,参与; “JWD8024 IP核”VSIP函数库研发,2021,参与;委托研发科技项目,“JWD8024V IP核”雷达领域函数库研发,2020,参与;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统复杂查询技术研究,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014年,主持。

个人拥有两项国家专利:(1) 一种基于R树的轨迹数据压缩方法,专利号:ZL201910184005.7,2022年授权;(2) 一种基于R树的轨迹路径推荐方法,专利号:ZL201910869778.9,2022年授权。

曾在国内外北大核心、SCI、EI学术期刊以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包括,《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连接查询处理》(系统仿真学报)、《Multi-Attribute Join Query Processing in Sensor Networks》(Journal of Networks)、《Continuous Top-k Contour Regions Querying in Sensor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无线传感器网络中top-k连接查询处理》(计算机学报)、《Clustering-based Routing for Top-k Query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夏新军 Dr. Xia Xinjun



夏新军,男,副教授。2004年获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多年来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从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传感器原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二十余年。

主要研究兴趣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应用。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科研项目等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维护的机电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设计优化方法”,企业委托项目“槟榔晾片控制系统开发”、“污水快速COD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集中供暖无线温度抄表系统开发”等,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应用等方面有比较丰富的设计与开发经验。

在国内核心期刊、EI会议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包括 SoC中基于OCP-SystemC的虚部件库设计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SoC设计中虚部件构建与封装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SoC设计中支持软硬件划分的虚拟微处理器》(计算机工程)、《SoC设计中支持软硬件划分的虚部件库设计》(计算机工程)、《Rapid COD Detection and Analysis for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CAIS2022)等。



于佳琪 Dr. Yu Jiaqi



于佳琪,女,汉族,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任长沙学院电气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装置建模与控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非对称故障下跟网型变流器动态行为建模与稳控策略研究”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包括“电力系统广域控制空时欺骗攻击机理与抗欺骗防御策略研究”和“特种车辆用永磁同步电机多工况全局效率理论与方法研究”。近年发表SCI国际权威期刊论文10篇,担任IET power electronicsIEEE access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吴岳忠 Dr. Wu Yuezhong




吴岳忠,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8月生于江苏江阴,“智能信息感知及处理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成员、“工业物联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员、“智能感知与网络化控制”高校重点实验室成员、湖南省“工业智能研究与创新”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湖南省“工业智能”研究生教学团队成员,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株洲市E类人才,株洲市科技咨询和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物联网工程、智能信息处理、知识图谱推荐系统、云计算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获奖方面:“基于工业设备泛在互联的智能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包装产业大数据知识图谱平台及应用”获得包装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方行业高校‘四特一体’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在科研项目方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构建精神分裂症知识图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满足海量信息实时通讯的‘云-边’信息交互机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模态知识图谱的智能分拣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湖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工业装备运维中多模态大数据的知识理解与应用”等10余;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实践”、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新工科背景下交叉融合‘人工智能+N’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及开发——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等10余项。

在学术论文和著作方面: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其中包括:《A Novel Remaining Useful Lif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CEEMDAN-IFTC-PSR and Ensemble CNN/BiLSTM Model for Cutting Tool》、《A Garbage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Visual Scene Understanding in the Home Environment》、《A hybrid filtering-based network document recommendation system in cloud storage》、《Automatically Semantic Annotation of Network Document Based on Domain Knowledge Graph》、《基于数控机床设备故障领域的命名实体识别》、《基于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的变电站设备故障智能诊断》、《基于云存储的网络文档共享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包装领域智能问答系统的设计》等;出版《中国包装大数据知识图谱》和《移动互联网技术2部专著。

在专利方面:授权发明专利用户可控的数据检索方法及数据存储方法、终端、系统(专利号:ZL201611000828.2)”并成果转换申请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家居服务的垃圾分拣方法和垃圾分拣装置(申请号: 202110181294.2)” 、“一种广告精准推送方法及广告精准推送系统(申请号: 201811333226.8)”、“一种在物联网关中实现边缘控制的方法(申请号:201910076366.X)”等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灯光控制的室内环境监控系统(专利号: ZL201520225045.9)”、“一种基于灯光控制的能耗数据采集器(专利号: ZL201520372117.2)”、“物联网用传感器(专利号: ZL201520372336.0)”等1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登记号: 2018SR175305)”、“智能云电子警察系统(登记号: 2022SR1349961)”、“(包装大数据知识图谱语义标注系统(登记号: 2017SR534936)”等11件。

在教授课程方面:授课研究生课程:《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与知识产权;授课本科生课程:《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验》、《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导论》、《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维护》、《通信工程》、《移动互联网技术》

在社会应用与服务方面:开发中国包装产业大数据知识图谱平台,该成果围绕自动汇聚多源异构包装产业信息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研究,研发了“中国包装产业大数据知识图谱”平台,在千山药机等知名企业应用,获得了2019年度包装行业科学奖二等奖,新增产值1.46亿元;受株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对株洲市工业“四新”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撰写了《株洲新兴优势产业链“四新”经济发展指南》,引导各产业链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势,抢先布局四新领域,为经济发展装上新引擎。



彭自然 Dr. Peng Ziran




彭自然,男,汉族,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副教授。2009/9—2017/6,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2005/9—2008/6,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9—2004/6,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本科毕业。

研究工作经历:2019/7-至今,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2017/09-2019/6,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

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J50073,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压缩与加速及可穿戴 ECG 自动识别研究,2022/01-2023/12,5 万,在研,主持

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J5038,可穿戴智能心电监护设备关键技术研究,2018/01-2019/12,5 万,已结题,主持
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6C0865,移动实时心电信号分析处理关键技术研究,2016/06-2019/12,1 万元,已结题,主持
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0C0202,分布式交互仿真训练平台 RTI 的研究,2010/01-2013/12,1 万,已结题,主持
代表性研究成果:
1、Ziran Peng, Guojun Wang. A Novel ECG Eigenvalu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on Wavelet Transform,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7, 2017
2、Ziran Peng, Guojun Wang. An Optimal Energy-saving Real-time Task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Mobile Termin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17,13
3、Ziran Peng, Guojun Wang.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f EZW-based ECG Compression Algorithm,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2017,145(2017), 157-166
4、Ziran Peng, Guojun Wang. Study on Optimal Selection of Wavelet Vanishing Moments for ECG Denoising,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4564)

5、心电信号智能分析与识别,ISBN 978-7-5667-2118-1,湖南大学出版社,专著,第一作者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